台积电是否会收购英特尔晶圆厂?股票配资是否合法
近期有媒体报道称,台积电可能与英特尔成立合资企业,并运营英特尔晶圆厂。路透社2月15日指出,特朗普政府可能不支持外国公司运营英特尔的美国工厂。
对此,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2月16日均发布研报表示,台积电收购或运营英特尔晶圆厂的概率较低。
摩根大通:共享制程技术给英特尔?几乎不可能摩根大通指出,一方面,台积电要走这条路,需要获得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重大让步与协议,包括政府、股东和客户。
其次,台积电管理层多次明确表示,由于晶圆厂布局、成本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巨大差异,收购或运营外部晶圆厂并非公司的优先战略。因此,摩根大通认为台积电收购或运营英特尔晶圆厂的可能性极低,除非美国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补贴,并对台积电的角色作出明确承诺,否则这种行动不太可能发生。
再者,还有部分媒体报道称,台积电可能向英特尔分享N3和N2制程技术,甚至派遣工程师支持英特尔。然而,摩根大通认为,这种方案过于理想化,几乎不可能发生。因为台积电高度重视知识产权(IP)保护,极不可能主动向英特尔开放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。可以预见,台积电将坚决反对任何类似的要求。
摩根大通指出,由于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2024年亏损达70亿美元,若台积电接管其工厂或成立合资企业,短期内可能对利润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,因此市场初步反应可能较为负面。此外股票配资是否合法,台积电的管理资源也将面临更大压力,因为英特尔晶圆厂的运营模式与台积电自身大不相同。
从估值角度来看,这一举措可能进一步提升台积电的市场地位,巩固其作为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先进制程能力的公司的地位。因此,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对每股收益(EPS)产生负面影响,但从长期来看,这可能推动市盈率上调。摩根大通预计英特尔未来3-5年将成为台积电更大的客户,因为当前英特尔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市场份额和收入,而非独立提升晶圆代工能力。
摩根士丹利:台积电曾明确否认有意收购英特尔晶圆厂摩根士丹利称,台积电凭借多年累积的研发投入,在晶圆代工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,并在先进制程市场占据较高份额。摩根士丹利认为,台积电在美国晶圆厂扩张的决策,主要取决于客户需求和股东价值,而不是为了帮助其美国竞争对手英特尔。
大摩指出,值得注意的是,台积电近期唯一的重大管理层会议是2月12日在美国召开的董事会会议,但公司并未就关税或地缘政治问题发表任何评论。
在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大摩曾就此问题向台积电管理层提出类似问题。例如2024年7月(2Q24)电话会议上,大摩询问管理层是否会在美国接受类似于日本和欧洲的合资模式。台积电当时的回答是:“公司仍将坚持现有的美国晶圆厂扩张计划,但不会考虑在美国建立合资企业。”
大摩认为,台积电在日本和欧洲的合资伙伴(如索尼和博世),能够带来成熟制程代工订单,这符合台积电的业务发展策略。但在美国,台积电的晶圆厂专注于4nm/3nm等先进制程业务,这些市场原本就是台积电凭借技术优势可以获得的业务,因此合资模式的价值较小。
在2024年10月(3Q24)财报电话会议上,大摩询问管理层是否有兴趣收购英特尔在美国的部分晶圆厂,台积电的回答是:“台积电对收购英特尔的美国晶圆厂不感兴趣。英特尔作为一家垂直整合设备制造商(IDM),一直是台积电的重要客户,我们认为未来仍可能从该客户获得大量业务。”
此外,台积电此前已多次强调,它可以通过为AMD和基于Arm架构的CPU代工,在CPU代工市场保持一定的增长。另外,将其他晶圆厂的工艺调整至台积电标准成本极高,更不用说整合人力资源所面临的挑战。因此,大摩认为台积电不会采取这一策略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